員工“等”是浪費,領導 “等”又何嘗不是?
我們大家都知道,工作中員工每天都處于“等”工作指令而沒有主動性,是最大的浪費,那么,作為領導,每天都處于“等”反饋、“等”結果難道就不是公司發展過程中最大的浪費?
等反饋問題(困難)
在職場上,有些領導,下了工作指令之后,就不再過問了,真正地當起了甩手掌柜,這樣的現象當然未必不正確,這就要看公司的職業化素質、責任意識、管理水平了;還有些領導總是單方面想當然地認為下屬的能力足可以完成安排的工作任務,時間到了,追問工作結果時,發現還沒有完成,結果下屬擺出了一大推的理由和困難,這確實是下屬的不對,更是嚴重的失職,此時不論是責怪還是發火,都無濟于事,沒有任何的意義。
也許有的領導會說“有問題可以上報呀,為什么不上報?不上報我怎么知道”,看似說的非常有道理,但請不妨認真想想,下屬為什么不上報呢? 管理,要因公司、因下屬而采取適宜的管理手段,不能一概而論,
尤其是在管理不規范、管理紊亂的企業里面,作為領導,要學會適時跟蹤下屬的工作執行情況:“能不能順利完成?有沒有遇到困難?是不是遇到了不配合的情況?”等,必要時給予及時地協調與分擔,以確保工作能順利達成為目標、為導向,而不能以等級劃分為導向,不論是工作指令下達者,還是工作指令執行者,都要始終以結果為導向作為開展工作的唯一目標。
所以,作為領導,在安排工作任務時,務必要根據執行人的實際情況安排相應的工作任務,同時要根據工作任務的內容牽涉到的相關責任人和部門,不妨將工作任務拆分成諸多小項,明確每個小項的責任人和相互之間的接口,確保相互之間銜接良好,即形成甘特圖式的“工作進度計劃表”。
等反饋結果在某些企業,有些領導很會做領導,嚴格遵守三不政策“不問、不追、不要”,為什么呢?在這些領導心目中,下屬就應該主動反饋工作結果,左等右盼總是無結果,盼星星盼月亮總是無結果。
當然,作為下屬主動反饋工作結果,是必須履行的職責之一,這適合于管理比較規范的公司和職業化素質比較高的人員;對于管理不規范甚至還沒有形成管理系統的公司,必然存在職業化素質不高的下屬,所以作為領導不妨將自己安排的工作計劃記錄在本子上,適當時主動追要工作結果,一是可以督促下屬的執行力,二是不斷提升下屬的責任心,三是提升下屬的時間觀念,四是消除彼此扯皮的現象,五是提高任務的完成效率,不要讓“等”給公司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那么,為什么下屬不主動反饋和報告?究其原因,不外乎:
下屬方面:★第一:下屬缺乏責任心和意識
★第二:下屬害怕反饋,以前反饋過,不是被領導批就是被領導懟,心存恐懼,所以干脆不反饋
★第三:在下屬心目中,認為向領導反饋了也沒有多大作用,還是自己摸索吧
★第四:在下屬心目中,反饋不反饋都無所謂,反饋了也得不到什么好處,不反饋了也不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第五:下屬不知道要反饋,即下屬的職業化意識還沒有形成或比較薄弱
領導方面:★第一:領導沒有要求或沒有明確要求
★第二:屬于健忘性的領導,經常是工作安排了,不去追問或追要或甚至忘記了安排過的工作,被下屬發現了可以鉆的空子
★第三:讓下屬失去了主動反饋的信心,每次反饋都不幫助下屬協調解決反饋的問題或困難,還不講道理狠批下屬
★第四:屬于踢皮球式的領導,對待下屬反饋的問題(困難)總是踢來踢去,讓下屬心煩
★第五:屬于太官僚主義或太本位主義的領導
★第六:屬于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領導,怕被下屬問住
★第七:屬于不受下屬歡迎或認可的領導
★第八:不善于下沉的領導,屬于屁股大而沉重的領導
★第九:屬于惰性比較強的領導,沒有自律能力或自律能力比較弱
上一頁:利潤中心制經營模式的精髓
下一頁:管理咨詢的使命
 
        感謝您了解孚瑞,如希望進一步的了解更多,請用電話,微信和釘釘聯系我們。萬老師:13922384578
 
                    微信
 
                    釘釘